新聞

13/01/2017

年輕人走入社區 用藝術創出新意思

雨傘運動後,我們不時聽到「社區」二字,例如「自己社區自己救」、「社區關懷」、「社區保育」等等,每個人都嘗試以各種方式去理解、關心身邊的社區,哪怕只是短短一句的慰問,已聯繫上陌路人,改變一段關係。藍屋創作室早前舉行「社區生活提案」作品徵集,鼓勵年輕人用藝術創作去了解、回應、探索不同社區,最終挑選25 件藝術品,正在牛棚藝術村舉行《土瓜灣之後》展覽。
撰文:潘浩欣 攝影:陳焯煇
年輕人的方法詮釋「社區」「這幾年大家都講社區,我們不知道後生一輩對社區有什麼見解,於是希望從他們的創作中,去了解他們是怎樣詮釋『社區』二字。不同學生對社區有不同的觀察,有人拍片做紀錄,用視覺形式去表達,有人關心清潔工,甚至主動研究薪金水平,有人幫街坊做維修。」賽馬會「藍屋創作室」文化保育教育計劃主任蔡鈺娟認為,參加者反應十分熱烈,去年公開徵集有關社區的作品,計劃分中學生、大專生及公開組三個組別,一共收到173 份作品,評審挑選25 組參賽作品舉行展覽。
「同學們上學後已經很累,早上7 點上學,下午7 點才完成課外活動,要他們再用額外時間去探索社區,真的要看他們的好奇心。」蔡鈺娟跟進計劃近半年,曾多次帶領學生、年輕人走入各個社區,了解各階層的生活狀態,一同參與年輕人的創作過程。問她為什麼鼓勵年輕人以藝術創作為手段去探索社區,她認為藝術創作的共容性大,讓年輕人以不同媒介探索社區的多元面向。「現在很難用單一媒介去了解社區,我們有不同的作品,以不同層面去介入社區,程度有深有淺。有人用紮布去連結社區內的婦女,讓她們坐下來聊天;有人記錄與街坊的對談。」由於蔡鈺娟不想在土瓜灣「空降」展覽,藍屋創作室還特意舉辦土瓜灣的導賞團,讓年輕人了解舊區的歷史,這是藍屋第一年舉辦社區作品徵集活動,活動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資助。
為公屋的高高低低作首歌
張瀚弘在調景嶺上學,修讀廣告系,時常經過翠屏邨。他認為舊屋邨的建築十分特別,有較多位置讓市民晾衣,於是開始駐足觀賞幾幢屋邨晾衣和冷氣機的位置,並拍照紀錄,分析位置的高低。喜歡聽歌的他決定用聲音去表達舊屋邨的建築特色,將高高低低的晾衣和冷氣機位置化為一個個音符,為翠屏邨幾幢舊樓作幾首新歌。「我將住所的外表面積分為8 格,8 格都有不同的音調,有人掛衣服出來是一個音,居民收了衣服是另一個音,冷氣機位置處於高位又是另外的音調。」張瀚弘編製樂譜後,再將樂譜輸入到電腦程式中,然後印製出音樂盒的音調紙,只要將紙放入音樂盒中,轉動手把,便能聽出「翠屏邨的歌」。
「音樂盒的互動性大,令人投入作品,我想用意想不到的手法讓人了解觀塘,新的聲音體會可激發起觀眾的興趣,從而去明白觀塘人的生活習慣。」張瀚弘一共作了4 首「翠屏邨的歌」,作品題為「共同創作的聲音—翠屏邨2016」;他最近亦為「土瓜灣十三街」作了幾首歌,進一步去將觀察轉化為聲音。「觀眾覺得意念有點奇怪、得意,慢慢地明白到晾衣位和冷氣機位呈現出一種舊樓的味道。」張瀚弘笑言。
牛奶樽上放映牛奶村歷史
同樣是廣告系學生的張志鋒,平時喜歡攝影,一直很想了解薄扶林村的過去,於是手執攝錄機,訪問村民有關牛奶村的歷史,將訪問內容投射在3 個牛奶樽上,作品題為「奶樽中的薄扶林村2016」。「我想了很久,作品應該怎樣突出牛奶村的特質,於是拿着牛奶樽,在空樽塗上白油漆,讓3 段訪問投射在樽上,3 個樽喻意新鮮、變酸、變壞的牛奶,同時反映村民的經歷。」張志鋒一邊調校放映角度,一邊仔細解釋創作過程。
張志鋒曾十多次到訪稍顯偏遠的薄扶林村,拍攝多個老人家的訪問,最後選了3 位受訪者講述牛奶公司對薄扶林村的改變。「朱伯是賣魚的,他講出牛奶公司遷入薄扶林村後,村民生活有改善,有更多工作機會和福利。第二位受訪者講出年輕人多想遷出城市發展,於是經濟收縮了,薄扶林村沒有以前的繁榮。最後牛奶公司亦決定搬遷,整條村變得老化,成為荒城。」拍攝前,張志鋒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,了解薄扶林村的背景。「村民每年都舉辦舞火龍活動,他們需要籌錢去舉辦社區活動,大家互相幫手,用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去完成社區之事。相比我住在太古,街坊較少聚首一堂。」創作過後,張志鋒表示會多參與太古人的社區活動,亦會說服家人關心社區。
繁榮過後的老街坊困難
  在設計公司做後期製作的吳碩軒,一向關心九龍城的發展,認為年輕人多去九龍城品嘗美食,很少關注九龍城區居民的生活狀態。舊機場關閉以後,九龍城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。吳碩軒於是用「尋人」方式與老街坊攀談,詢問他們一個模糊的形象,以一句「有沒有見過這樣一個人」打開話閘子,令老街坊娓娓道來生活經歷。他錄製與街坊的對話,再在九龍城中尋找有詩意的空鏡影像,製成「龍城當下2015」的錄像裝置。
「我與十多個老街坊傾談,最後選了3個在這裏居住的街坊,他們的生活有實在的掙扎,與我們認識的繁榮九龍城有很強烈的反差。」吳碩軒鏡頭下的九龍城十分寧靜,有在上空盤旋的老鷹,亦有九龍城寨的遺址,畫面構圖簡約平實,讓人仔細傾聽街坊的故事—老婆婆每天執拾紙皮過活,竟然有後生一輩走來搶紙皮;大叔每天到公園坐,由早坐到晚,沒有家人關心和照顧,只好向吳碩軒訴說從大陸到香港的苦況。
吳碩軒認為老街坊經歷與九龍城現狀互相呼應。「藝術家不只是純粹做創作,他們可以找到真實故事,讓人去關注眼前發生什麼事,之後去行動,理解身邊的人和事。」吳碩軒幾年前於藝術系畢業,致力用影像去探索社區,以突破外界對老街坊的固有形象,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。
《土瓜灣之後》社區生活提案展
日期: 即日至2月5日
(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息)地點: 牛棚藝術村12 號單位(土瓜灣馬頭角道63 號)現在很難用單一媒介去了解社區,我們有不同的作品,以不同層面去介入社區,程度有深有淺。有人用紮布去連結社區內的婦女,讓她們坐下來聊天;有人記錄與街坊的對談。
—蔡鈺娟

資料來源:香港01

下載PDF

返回